结构型-代理模式
3/28/2022 代理模式
# 静态代理
- Subject 是程序中的业务逻辑接口, RealSubject 是实现了Subject接口的真正业务类,Proxy是实现了Subject接口的代理类,其中封装了RealSubject对象。在程序中不会直接调动RealSubject对象的方法,而是使用Proxy对象实现相关功能。Proxy.operation()方法的实现会调用RealSubject对象的operation()方法执行真正的业务逻辑, 但是处理完业务逻辑, Proxy.operation()会在RealSubject.operation()方法调用前后进行预处理和相关的后置处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代理模式”。
- 使用代理模式可以控制程序对RealSubject对象的访问,或是在执行业务处理的前后进行相关的预处理和后置处理。
- 另外,代理对象可以协调真正RealSubject对象与调用者之间的关系,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解耦的效果。
- 上面介绍的这种代理模式也被称为“静态代理模式”,这是因为在编译阶段就要为每个RealSubject类创建创建一个Proxy类,当需要代理的类很多时,这就会出现大量的Proxy类。
# 动态代理
/**
* 对于需要相同代理行为的业务类,只需要提供一个InvocationHandler实现即可。
* 在程序运行时,JDK会为每一个RealSubject类动态生成代理类并加载到JVM中,之后创建对应的代理对象
*/
public class TestInvoker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{
//真正的业务对象,也就是RealSubject对象
private Object target;
public TestInvokerHandler(Object target) {
this.target = target;
}
@Override
public Object invoke(Object proxy, Method method, Object[] args) throws Throwable {
System.out.println("在执行业务方法之前的前置处理....");
//真正的业务执行过程
Object result = method.invoke(target, args);
System.out.println("在执行业务方法之后的后置处理....");
return result;
}
public Object getProxy() {
/**
* 创建代理对象
* 1、加载动态生成的代理类的类加载器
* 2、业务类实现的接口
* 3、InvokerHandler对象(JDK动态代理的核心)
*/
return java.lang.reflect.Proxy.newProxyInstance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ContextClassLoader(),
target.getClass().getInterfaces(), this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ubject subject = new RealSubject();
TestInvokerHandler testInvokerHandler = new TestInvokerHandler(subject);
//获取代理对象
Subject proxy = (Subject) testInvokerHandler.getProxy();
//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,它会调用TestInvokeHandler.invoke()方法
//invoke中会调用目标类的真正业务执行方法
proxy.operation();
}
}